(一)土丝
古代,太湖沿岸所产的丝泛称湖丝,吴江县所产蚕丝为湖丝的一部分而名闻天下。明洪武年间(1368~1398),江浙交界距南浔7里处的七里村一带,湖水清澈,缫出的丝光泽和韧性都优于别处,故名“七里丝”。朱国桢在其所写的《涌幢小品》中载:“湖地宜蚕,新丝妙天下,又湖丝唯七里尤佳,较常价每两必多一分,苏人入手即织,用织帽缎,紫光可鉴。”吴江县内震泽的长漾、北麻漾周围所缫之丝亦为丝中上品。后,凡南浔震泽百里地域内所产之丝,均冠以“七里丝”名。七里丝光泽亮丽,质地坚韧,富有弹性。七里丝分北庄丝及南庄丝两种,南庄丝质量稍次,北庄丝洁白而略带竹青色为上品,主要产于吴江县西南境。汪日桢在《湖蚕述》中载:“旧以七里丝为最佳,今则处处皆佳,而以北乡为上。”北乡即指吴江县震泽、七都、八都、庙港一带。
清雍正(1723~1735)后,“七里丝”雅称为“辑里丝(Tsatlee Silk)”。乾隆十一年(1746)《震泽县志》记述:“丝,邑中盛有,西南境所缫丝,光白而细……”。道光二十三年(1843),英国人马士(H·B·Morse)指出“中国质量最好的产丝区是一个一百英里稍长一些的地区,此区的东北端是上海……吴江蚕区恰好在此区的中心。”道光二十四年《震泽县志》亦载:“丝有头蚕二蚕,较他处色更光白,其细者多为缎经,谓之经丝,丝粗者曰肥丝,织绸绫用之。”这些记述均表明境内所产土丝的质量较好。
民国10年(1921),在江苏省第二次物品展览会上,吴江县有1家丝行的改良丝经和1家丝行的土丝获一等奖。民国17年11月,在工商部中华国货展览会上,有一家丝行的苏经获一等奖,2家丝行的土丝获优等奖。民国18年,在西湖博览会上,有9家丝行的辑里丝获优等奖。民国19年,在江苏省农矿产品展览会上,有1家丝行的辑里丝获二等奖。民国23年10月,在江苏省物品展览会上,有2件丝品获特等奖。
(二)厂丝
民国18年(1929)4月,县内始有缫丝厂缫制厂丝。是年,在西湖博览会上,吴江县有1家缫丝厂的厂丝获特等奖。
新中国成立后,吴江境内所产的白厂丝有2.22/2.44dtex(20/22D)、1.44/1.66dtex(13/15 D)、2.11/2.33dtex(19/21D)、2.66/2.77dtex(24/26D)及3/3.66 dtex(27/29D)等规格,其中以2.22/2.44dtex(20/22D)为主。
1978年,全县白厂丝平均等级为2A85。1979年,全县白厂丝平均等级为3A21,在省内被评为较好产品。1980年,全县白厂丝正品率为98.2%。1981年10月31日,铜罗缫丝厂有5件厂丝经检验达到6A级标准,为吴江农村缫丝厂之首例。是年,全县白厂丝正品率为99.49%,比计划要求提高3.49%。1985年,铜罗、庙港缫丝厂的白厂丝,在全省缫丝行业质量评比中被评为优秀产品;全县半数以上乡村缫丝厂的产品超过当年全省平均质量指标;全县白厂丝平均等级为2A30(全国平均为2A59)。
1991年,生丝质量综合情况为:“全县内、外销合计总批量1597批,平均等级3A41,正品率99.19%,全县超过平均水平的厂有5家:八都缫丝厂(3A53,100%)、坛丘缫丝厂(3A53,100%)、青云缫丝厂(3A50,100%)、庙港缫丝厂(3A81,100%)、横扇缫丝厂(3A76,100%),全年检验丝量占生产能力50%以上的厂1家(国营吴江震丰缫丝厂60%以上)”。全县生丝获省优良产品的厂有11家:国营吴江震丰缫丝厂(2A76,99.09%)、八都缫丝厂(3A46,100%)、铜罗缫丝厂(3A40,100%)、青云缫丝厂(3A39,100%)、桃源缫丝厂(3A62,99.59%)、坛丘缫丝厂(3A49,99.09%)、南麻缫丝厂(3A37,98.62%)、庙港缫丝厂(4A04,99.19%)、横扇缫丝厂(3A58,100%)、梅堰缫丝厂(3A02,100%)、七都缫丝厂(3A29,100%),其中庙港缫丝厂连续7年获省优良产品称号,南麻缫丝厂实现零的突破。乡镇缫丝厂纷纷参加农牧渔业部优良产品评比,共有7家厂获部优奖,它们是:八都、铜罗、青云、坛丘、庙港、横扇、梅堰等缫丝厂,获奖面为2/3。在全县缫丝行业质量竞赛活动中,前三名为庙港、横扇、八都缫丝厂。1992年,全市生丝质量综合情况为:“全市内外销合计检验1045批,平均等级为3A54,正品率99.71%,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厂有6家:八都缫丝厂(3A77,100%)、青云缫丝厂(3A63,100%)、桃源缫丝厂(3A95,100%)、坛丘缫丝厂(3A56,100%)、南麻缫丝厂(3A61,100%)、庙港缫丝厂(3A68,100%)。”在缫丝行业质量竞赛活动中,前三名为庙港、横扇、八都缫丝厂。1994年,全市共缫制5A以上高品位生丝69批,占全省59%,比上年递增15.3%,其中庙港缫丝厂32批,桃源缫丝厂30批,八都缫丝厂3批,横扇缫丝厂3批,七都缫丝厂1批。立缫送检19/21D生丝158批,平均等级3A32;20/22D生丝264批,平均等级3A60;24/26D生丝112批,平均等级A14;27/29D生丝19批,平均等级3A79;40/44D生丝123批,平均等级3A90,这5种规格生丝的11项内在质量项项高于全省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。据统计,1959~2012年吴江区(市、县)共生产白厂丝33938吨(表2–18)。
表2–18 1959~2012年吴江区(市、县)白厂丝产量统计表 单位:吨
年份 |
白厂丝 产量 |
年份 |
白厂丝 产量 |
年份 |
白厂丝 产量 |
年份 |
白厂丝 产量 |
1959 |
13 |
1973 |
98 |
1987 |
902 |
2001 |
1656 |
1960 |
13 |
1974 |
165 |
1988 |
1039 |
2002 |
1344 |
1961 |
15 |
1975 |
129 |
1989 |
1023 |
2003 |
1248 |
1962 |
2 |
1976 |
132 |
1990 |
816 |
2004 |
774 |
1963 |
– |
1977 |
150 |
1991 |
842 |
2005 |
430 |
1964 |
– |
1978 |
180 |
1992 |
1617 |
2006 |
307 |
1965 |
– |
1979 |
164 |
1993 |
1822 |
2007 |
263 |
1966 |
43 |
1980 |
265 |
1994 |
1991 |
2008 |
680 |
1967 |
58 |
1981 |
345 |
1995 |
2084 |
2009 |
671 |
1968 |
52 |
1982 |
317 |
1996 |
2043 |
2010 |
682 |
1969 |
66 |
1983 |
386 |
1997 |
1560 |
2011 |
693 |
1970 |
90 |
1984 |
441 |
1998 |
1372 |
2012 |
785 |
1971 |
90 |
1985 |
516 |
1999 |
1372 |
|
|
1972 |
56 |
1986 |
663 |
2000 |
1473 |
|
|
1985年,吴江县始生产化学纤维。1998年,吴江始生产化学纤维原料聚酯切片。1985~2012年,吴江市(县)先后生产的化学纤维品种有:150D涤纶长丝、150D涤纶假捻丝、FDY阳离子丝、FDY海岛丝、POY涤纶丝、DTY涤纶丝、细旦涤纶丝、三角异形丝、复合丝等;化学纤维原料有聚酯切片、短丝色母粒、三单体、长丝色母粒等。1986~2012年,吴江区(市、县)共生产化学纤维1515.69万吨;1998~2012年,吴江区(市)共生产聚酯切片396.89万吨(表2–19)。
表2–19 1986~2012年吴江市(县)化学纤维及化学纤维原料产量情况表 单位:万吨
年份 |
化学 纤维 |
聚酯 切片 |
年份 |
化学 纤维 |
聚酯 切片 |
年份 |
化学 纤维 |
聚酯 切片 |
1986 |
0.14 |
0 |
1995 |
4.36 |
0 |
2004 |
55.44 |
21.81 |
1987 |
0.20 |
0 |
1996 |
5.37 |
0 |
2005 |
67.85 |
17.53 |
1988 |
0.21 |
0 |
1997 |
9.61 |
0 |
2006 |
78.30 |
17.80 |
1989 |
0.34 |
0 |
1998 |
13.38 |
4.22 |
2007 |
124.03 |
14.39 |
1990 |
0.45 |
0 |
1999 |
13.59 |
7.16 |
2008 |
153.13 |
12.32 |
1991 |
0.57 |
0 |
2000 |
14.89 |
18.36 |
2009 |
168.19 |
13.62 |
1992 |
0.96 |
0 |
2001 |
17.50 |
43.00 |
2010 |
204.52 |
31.25 |
1993 |
1.39 |
0 |
2002 |
17.60 |
40.49 |
2011 |
252.60 |
52.80 |
1994 |
3.91 |
0 |
2003 |
18.37 |
33.49 |
2012 |
288.79 |
68.65 |